|
感谢版主给大家创造这个交流陈太极的地方。毕竟是同一个爱好走到一起来的。
我以为,论坛可以就练习陈太极的心得、前辈或高手们的好文等进行交流,也可以对初学者进行释疑,对不同见解可以进行讨论,讨论主要是从太极原理指出拳架的正误,便于大家参考。
其实,学拳首先要解决一个敬字,敬这套拳,也敬学拳的所有人,这样,才能不流于狂妄,否则内慢身心,外怡师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仍然适用。也只有这个敬字,才能使讨论的主题更有意义。
讨论内容可以从拳架的规范和用法上开始和展开,也可以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这套拳理精法密,博大精深。更因为她是陈家用来健身、活命的功夫架,珍惜它,继承它,发扬它,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
陈拳陈发科、陈照奎大师到现在据说已经全部传出,关键可能在于自己的悟性和苦练的程度。如果汗水多一点,可能成就会大一点,“明师指导,专一持恒,多悟多练”,才能达到一定层次。而在太极这个学堂,我们只能永远做一名小学生。
与陈拳爱好者共勉。
让我们感谢XP朋友的经典分析,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