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君子兰

浅论如何得到柔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6-3-27 14: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光:你是我师弟吗?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发表于 2006-4-15 1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刚柔相济看似神秘,其实并不神秘。只要你有毅力坚持打下去,用心体会,三至五年,必可有所领悟。不过打太极拳真的要有点悟性,不是每个人打了三五年就都能感受到其奥妙的。
阿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1605

帖子

98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46
发表于 2006-4-15 14: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悟性很重要!
珍惜友情,善待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主题

506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9
发表于 2006-4-15 2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柔的基本要领,首先松下来.关机松,意更要松.
怀柔太极拥有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2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8
发表于 2006-4-16 18: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是以柔化刚,象用鞭子一样的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发表于 2006-5-5 15: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师讲,初习者只管放松,以后什么都会自然而然的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6-5-7 1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到柔的唯一途径是“松”。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6-5-7 1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头,对“松”的体认有一个过程,比如睡觉躺上床一会全身具松,一睡熟心也静了,但这样的松静大多数是因为身心疲惫或者人体生物钟的调节的需要,然而太极拳所追求的松是周身节节放松,静是建立在松的基础上的是动中求静,这是通过长期的锻炼而成就的身心愉悦的松静是相对与身心疲惫的松静而言的。太极拳的去僵而获得的柔是建立在松静基础上的和体操杂技运动员的单纯的肢体的柔也是有区别的。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93

帖子

47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06
发表于 2006-5-8 1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级两年有余还是柔少刚多,不得要领,似在云里又似在雾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40

帖子

39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43
发表于 2006-5-18 1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各位老师们的论述,颇有体会。上次与拳友们交谈,去陈沟一事,由于没有成行,去了三峡旅游,通过三峡大闸,突发灵感:三峡上游与下游的落差100多米,分四道闸门,船在过闸时,水位要逐道降低,就像我们学拳一样,要有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我造成网友们说的话,先划大圈然后小圈,尽量做到大开大合,将身体拉开,然后才能体会松柔。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悟性好的朋友要经过半年一年的时间,差点的朋友时间要更长一些,所以打太极拳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考验人的意力,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松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按正确的方法去练,否则再用功也是无用。本人学习老架一路半年多,基本套路动作可以完成,但行拳架子给老师看还是比较僵硬,自己感觉没有用力,但还是感到松的不好。老师讲,你只管练,像学习走路一样,跌倒是正常的,不跌跤你永远不会走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