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源自我们的抖音直播间“陈炳太极陈家沟”。拳友提出问题,炳师给予了回答,拳友林子骜对内容进行了整理。
十一、架子越低越好吗?
视情况而定。让老人及体弱者去蹲低架子,显然不合适。
十二、老架和新架哪个更难?
新架更难。
十三、我打了两个月和谐十三式,大家说我动作生硬,该怎么办?
放松心态,慢慢来。动作再放慢一些,松开、松透,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和放松动作。保持这种放松状态缓慢练习。
慢是为了更好地松开、松好、松透。避免僵硬,放下僵劲,持续保持住放松。
十四、护心拳演示前的准备工作
(演示略)先检查是否已放松到位。放松后,便能感受到三重:脚下重、丹田重、手臂重。三重到位后,丹田一动,全身相随,即可发力。
十五、双摆莲跌岔与雀地龙有何区别?
跌岔是往下跌并贴地前蹬,从上往下落并往前蹬开。
雀地龙则是手往下冲,同时身法下潜下钻再挑上来。
十六、起式时脚尖着地还是脚跟着地?
无需刻意规定。自然而然,不必刻意脚跟着地。炳师起初是脚尖着地,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脚跟着地了,非刻意。
十七、单手正面缠丝转换重心时,是否有旋踝转膝的动作?
一定有,但需适度。需要大幅度转动时,就转大;需要小幅度转动时,就转小。例如,踝关节转动幅度小,膝关节的扭动幅度更小。可以有摆动,但扭动幅度小。这就是所谓的开合有度,转换有度,一动无有不动。
十八、大小肱拳的区别是什么?
手法大小的区别,现场演示即可明了。
十九、何为外在放松?何为内在放松?
外在放松是表象,内心紧张,如面试时假装轻松。真正的放松是内外都松。内在放松是指心平气和,内心平静、自然、愉悦,气息平和,呼吸均匀、深长、缓慢。内在的松会引起外在的松,从而达到内外都放松的状态。
由外往内放松很难,但由内往外放松则彻底。
因此,练太极拳时,修心为上。心修好了,松的状态就能由内而外自然实现。
二十、太极拳讲究阴阳平衡,适度即为平衡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最和谐的状态。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有问题;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也有问题;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问题更大。因此,太极阴阳平衡需要得机得势。
对方空虚时要追击跟进,对方强劲时要避让牵引。分清虚实,掌握平衡。
让太极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训练、应用和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练太极。
太极如水。水往低处流,越低的地方水自然而然过去,太极劲也是如此。
炳师曾提及一位学员乙文(音)。她的先生经营企业,儿子在读博士,都很忙,但他们却一同陪她去学拳,家庭氛围非常和谐。炳师在机场偶遇他们一家,乙文的先生夸奖同龄的炳师年轻、状态好,自己则头发都白了。乙文回应说,先生的状态也很好。炳师因此夸奖乙文,会鼓励家人、会经营家庭,让家充满爱。
点击关注:抖音号:陈炳太极陈家沟 每晚8:00——9:00公益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