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拳的认识,了解,习练,体会,动情,深入,研究,开创.凡是习练太极拳者,大都有类似的体会和感悟.一,认识阶段.由不懂到懂,由陌生到熟悉,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刚开始,看别人练太极时,不把其当作一回事,只是想,这太极拳慢,轻来轻去的,练个蚂蚁也踩不死,也可能那时健身太极拳,老年人打得多些.说这话是70年代中叶,在一次关节炎病上,吃药打针,苦苦的熬着.闲暇时就跑去广场坐坐,看看别人在摸来摸去,据听说,太极拳能治百病,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跟一个病友,金局长后面学起了太极拳,金讲给我听,太极拳的好出多多,于是就天天练起了太极拳.什么有野马奔鬃,云手等,这可能算是对太极拳有了点认识了.二,了解阶段.练了一阵子,身体好多了,腿不痛了,腰也不酸了,走起路来也有劲了,心情舒畅多了,也就是尝到了太极拳的好处,甜头了.太极拳,在多数人眼泪不怎么样,又不能打人,缺乏竞技的元素,开始对太极拳认识肤浅,了解的也不够,别人劝我,说,师兄,你从小跟人习武,自幼好动,身体又好,只是腿有关节炎,小毛病而已.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博大精深,年轻时练长拳,南拳,刀,枪棍,鞭等样样都会,丢掉了可惜,后来听医生说,不要剧烈的活动,还是打太极拳比较好,太极拳是内家功夫,洋身,养心是良药.于是我就开始搜集有关太极拳方面的知识,又广泛的接触太极拳爱好者,谁会就跟谁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吗,久而久之对太极拳产生了感情.四,习练太极拳阶段.说起习练太极拳,吃过不少苦,为了治病,为了身体强壮,为了发扬武术,想练各种拳术,跟一个山东的老师父学了八年,后来下放知识青年,到农村劳动,那时虽然苦,但还是苦练,在农村的孩子都跟我练.大队长怕我打架,闹事,于是派人看管我,但是我偷偷早起习武,全村青年都让我带动练武了.70 年代末,我被抽上来当工人,又上了大学,在大学又接触了大学教授,在一起练武.多方面了解武术,后来知道太极拳好,而且太极拳发源地是河南陈架沟,为之一振,兴趣大增,在习练太极拳的70 年代至今.五,体会阶段.太极拳好.邓小平说过后,全国掀起了习练太极拳的热潮,到高潮,但知道陈架沟的人少,后来一直在争执太极拳发源地的事,有人说是张三丰创,其实经考证,太极拳出于陈架沟,这是驳不倒的,天下真理.不容置辩的,也更不容质疑的.现在习练太极拳好,及有关太极的知识,真可谓研究不透啊.六,动情阶段.习练太极拳至今有几十年了,越练越觉得深奥,每一个式子千变万化,各异特色,内容丰富.早上4点起习练太极拳,到六点半,风雨无阻,从不缺席,方圆几十里都知道我能吃苦.练武久要持之以恒,有毅力,善于研究,钻研,推敲.揣摩,细心体会.可谓雷打不动.七,沉入阶段.练太极拳不能光打拳,一天一次,万事大吉.这不行,要把每个式子反复打,推敲,其是对还是错,多鉴别别人的拳架.拳架要中正,稳,实在,厚点.八,研究开创阶段.习练太极拳必须研究中练习,多问几个为什么,每个式子,为什么是这洋的,在实战中如何用,太极推手,中应注意到哪些问题,在实战中磨练,对个别拳架可以再三,研究,琢磨,这就是进步,这就是研究,这就是深入.首先在思想意识里就要时时想着,太极,处处想着太极.我想没有练不好的.只是郁闷写几句体会而已.胸有太极走遍天下都不怕.身有太极困难重重踩脚下,心有太极胸装世界乐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