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松活弹抖

[求助]也问太极拳的呼吸

[复制链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6-5-20 15: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养成深呼吸习惯后杨派的自然呼吸自然而然就变成逆呼吸了,一吸清气入,一呼浊气吐身心自然就放松了气就自然沉到丹田去了气血自然就周流全身。这是老师讲的。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6-5-20 15: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有意识这样练的,风格不同。你这样对拳架运化的要可能要高一点?这才能对呼吸有反作用?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6-5-20 15: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吐不是张着大最的吐,而是舌x上x微张口嘘气。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6-5-20 15: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用嘴还是用鼻呼吸也是有规定的。不论是陈式样还是杨式都是这样的。其中就有你说的方法。这个也不能乱用的,否则也会偏差的。但肯定不是张着嘴大量的吐。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6-5-20 15: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呼吸很舒服的。其实无论陈杨练功日久后都不要过于去注重呼吸不然会流于形式的,拳论“在气则滞、在意则活”冯老前辈也是这样要求的。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6-5-20 15: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这样的呼吸法练熟了过后,就要忘。使它们成为习惯性的日常呼吸方式,从而达到自然。这就是我们要的自然呼吸。与常人的自然呼吸法有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后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功夫在等我们去练。不能停顿在这上面。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6-5-20 16: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经常和身边的朋友交流一讲呼吸认识就不同,功夫高的就不讲呼吸了,我说教初学者还得讲自然、顺逆、丹窍呼吸这些东西不说这些名称术语如何成书如何规范教学,只有练功日久才没有这些东西了,这就叫从那来回到那里去。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

帖子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1
发表于 2006-5-25 18: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练拳是不能想呼吸的,想呼吸则滞,就练不下来了。以自然呼吸为好。进阶后会自然遵循呼吸规律,如“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发劲时应该是呼气的。
练太极是享受,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6-5-25 18: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老师怕你套路还没练熟就去练什么呼吸,搞得手忙脚乱的怕出偏差。呼吸的训练是在站功和单式操练期间就应该解决的事情。在练习套路时已经熟到达到自然呼吸的状态了。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6-5-25 18: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呼吸的节奏不能掌握到没有痕迹的话,我面与呼吸有关的更深的东西就没法练了。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2025133704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