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游鱼细石

qxsr  请进来看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6-5-25 0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石兄有没有见过陈立清传的学自洪洞的长拳108式。她也称陈氏太极长拳。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8

帖子

474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4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5 09: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啊,当时我只知道陈发科、陈照奎等前辈,陈立清没听说过,所以当时的教务科长说起带我去的时候也没有在意,结果是错失了良机啊,你一提这个问题我就想哭哦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藏阴中,阴藏阳中.小架太极群40364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8

帖子

474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4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5 20: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农啊,JetZhang朋友想要我一点一点的全发完,可以吗?只是怕你麻烦啊,我是一天到晚事较少的,只是人不太走得开.要是行的话你支一声,我可以一天发几张到你的邮箱去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藏阴中,阴藏阳中.小架太极群40364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71

帖子

9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3
发表于 2006-5-26 15: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老农班主的关心,圣保罗市很乱,抢劫杀人的事情经常会有,但有一定的区域性,平时只要少去哪些区域大概是不会有事情的。在政府的努力下,最近是好了很多。我一般很少出门,一星期有两天的门诊,和一次圣保罗大学的武术,武术也只有两个小时而已。剩余的时间也就是整理一些过去所收集的资料,所以上网的时间不是很固定,有是好几天也可能不上网呢。所以有经常会得到迟到的信息,和迟缓的信息回复,所以敬请各位见谅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6-5-26 16: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老农会处事啊!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看来咱今后还是向老农学习哦!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71

帖子

9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3
发表于 2006-5-26 16: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有许多的东西是需要多方参考的,就比如这个所谓的长拳和短拳的说法,就是一种缺乏对陈家沟拳法体系完整了解的说法。我之所以敢如此说,并非没有证据的妄说。相信如果你要是能够更多的了解一些陈家沟系统的拳法知识的话,也许会赞同我的说法的。过一段时间我可能会把关于陈家沟的系统拳法的演进过程发上来的。也许再晚些时候会把陈家的原始缠(长)拳谱本给网上发几片来,到时间你会知道我说的并非毫无依据的。   你所发上来的这些东西我早已在网上看到都文才的学生所练的东西了,和你发的是一致的,大概那位年轻人的网名叫甚么小茶品?我记不太清了。而且我也针对此练法,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大概是叫《关于“太极长拳”的问题》?你不妨先看一看了解一下,然后再讨论?   你所说的长拳,其实就是一百单八势拳法。说是一百单八势,其实是多得很,大约连小技势加在一起的话,就有近五百来个技势呢,比你所传上来的那个长拳可要长的多。陈王廷所以叫成一百单八势,也是有他的说法的,也就是天罡三十六与地煞七十二数的变化总称,是要说明变化的技势机势机制的。而你所说的短拳--二十四势,那只不过是陈家沟十三式中的第三套,也叫大四套捶,其实这也不是陈家沟十三式五套中最短的,更何况尚有真正的称为短打的训练方式呢。这在山西洪洞通背缠拳门中仍然有传练。而你所传上来的图样,和那位小茶品所练的都是、或说是都文才自己根据拳谱名称想象捏编出来的才对。因为这种照片的姿势,根本就不是缠拳练法的姿势,可以说连个基本猜对的也没有,哪里还谈得上甚么真正的传授呢?曾经有人在网上问陈俞先生,很长时间得不到回答。其人一再追问求答,我便在其后跟了一贴,大意是你不要等了,你是得不到任何回答的,因为他怎么回答都不合适。如回答是他父亲传的?可他自己不会!如回答不是他父亲传的?人家可是指名道姓地说是他父亲传的。这样一来岂不又要起许多无为的争执么?所以陈俞不回答是非常明智的。因此我说最好是多了解一下再说话会更好一些的,不要一上来就意气用事,认定你所知道的那个东西就是正确的,这其实是不一定客观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16:43:4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16:51:1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6-5-26 16: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Q先生关于是否缠拳法作为衡量长短拳是否陈氏太极拳的标准,我认为是有道理的。点出了关键。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6-5-26 17: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属于长拳一类,拳谱也讲了“太极拳,一名长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长拳和短打是有明显区别的,但是又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就是现在流传的陈派83式中也含有短打的招式,我练的杨派太极拳内抱虎归山接肘底捶就明显有八卦的手法身法和步法,这是杨澄甫先生所传就和外面的流传不一样。长拳和短拳应该不是针对套路长短而言的,主要是指拳法风格,比如我们这里就把松溪内家拳叫做武当短打,还有峨嵋练步拳、练手拳这些都属于短打一类的拳术。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3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发表于 2006-5-26 20: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qxsr在2006-5-26 16:51:16的发言: 有时候有许多的东西是需要多方参考的,就比如这个所谓的长拳和短拳的说法,就是一种缺乏对陈家沟拳法体系完整了解的说法。我之所以敢如此说,并非没有证据的妄说。相信如果你要是能够更多的了解一些陈家沟系统的拳法知识的话,也许会赞同我的说法的。过一段时间我可能会把关于陈家沟的系统拳法的演进过程发上来的。也许再晚些时候会把陈家的原始缠(长)拳谱本给网上发几片来,到时间你会知道我说的并非毫无依据的。   你所发上来的这些东西我早已在网上看到都文才的学生所练的东西了,和你发的是一致的,大概那位年轻人的网名叫甚么小茶品?我记不太清了。而且我也针对此练法,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大概是叫《关于“太极长拳”的问题》?你不妨先看一看了解一下,然后再讨论?   你所说的长拳,其实就是一百单八势拳法。说是一百单八势,其实是多得很,大约连小技势加在一起的话,就有近五百来个技势呢,比你所传上来的那个长拳可要长的多。陈王廷所以叫成一百单八势,也是有他的说法的,也就是天罡三十六与地煞七十二数的变化总称,是要说明变化的技势机势机制的。而你所说的短拳--二十四势,那只不过是陈家沟十三式中的第三套,也叫大四套捶,其实这也不是陈家沟十三式五套中最短的,更何况尚有真正的称为短打的训练方式呢。这在山西洪洞通背缠拳门中仍然有传练。而你所传上来的图样,和那位小茶品所练的都是、或说是都文才自己根据拳谱名称想象捏编出来的才对。因为这种照片的姿势,根本就不是缠拳练法的姿势,可以说连个基本猜对的也没有,哪里还谈得上甚么真正的传授呢?曾经有人在网上问陈俞先生,很长时间得不到回答。其人一再追问求答,我便在其后跟了一贴,大意是你不要等了,你是得不到任何回答的,因为他怎么回答都不合适。如回答是他父亲传的?可他自己不会!如回答不是他父亲传的?人家可是指名道姓地说是他父亲传的。这样一来岂不又要起许多无为的争执么?所以陈俞不回答是非常明智的。因此我说最好是多了解一下再说话会更好一些的,不要一上来就意气用事,认定你所知道的那个东西就是正确的,这其实是不一定客观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16:43:4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16:51:16编辑过]
最可悲的就是自以为是的人。你看过都文才先生的拳吗?没有吧?那个小品茶是周维均的徒弟,不是都先生的弟子。都先生是非常保守的,连录象资料都不让拍。当初学拳不易,况且陈照奎公关照不可轻传。而陈照奎公在世时也是十分的保守。他的那些弟子学生应该是心里明白的很,但很多人为了打陈公的旗号,就声称尽得陈师之秘。至于陈瑜先生不会长拳那是有客观原因的,陈公是脑溢血突发逝世的,没能来得及传给儿子也是可以理解的。等你什么时候看过都先生的拳,领略了都先生的功夫之后再下结论也不迟。内家拳功夫深奥莫侧,不是靠拍脑袋可以想象和推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20:04:0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8

帖子

474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4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22: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qxsr 等级:太极偏将  财产:  经验:  魅力: 注册:2005-10-27 文章:85 鉴定:保密 -------------------------------------------------------------------------------- 有时候有许多的东西是需要多方参考的,就比如这个所谓的长拳和短拳的说法,就是一种缺乏对陈家沟拳法体系完整了解的说法。我之所以敢如此说,并非没有证据的妄说。相信如果你要是能够更多的了解一些陈家沟系统的拳法知识的话,也许会赞同我的说法的。过一段时间我可能会把关于陈家沟的系统拳法的演进过程发上来的。也许再晚些时候会把陈家的原始缠(长)拳谱本给网上发几片来,到时间你会知道我说的并非毫无依据的。   你所发上来的这些东西我早已在网上看到都文才的学生所练的东西了,和你发的是一致的,大概那位年轻人的网名叫甚么小茶品?我记不太清了。而且我也针对此练法,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大概是叫《关于“太极长拳”的问题》?你不妨先看一看了解一下,然后再讨论?   你所说的长拳,其实就是一百单八势拳法。说是一百单八势,其实是多得很,大约连小技势加在一起的话,就有近五百来个技势呢,比你所传上来的那个长拳可要长的多。陈王廷所以叫成一百单八势,也是有他的说法的,也就是天罡三十六与地煞七十二数的变化总称,是要说明变化的技势机势机制的。而你所说的短拳--二十四势,那只不过是陈家沟十三式中的第三套,也叫大四套捶,其实这也不是陈家沟十三式五套中最短的,更何况尚有真正的称为短打的训练方式呢。这在山西洪洞通背缠拳门中仍然有传练。而你所传上来的图样,和那位小茶品所练的都是、或说是都文才自己根据拳谱名称想象捏编出来的才对。因为这种照片的姿势,根本就不是缠拳练法的姿势,可以说连个基本猜对的也没有,哪里还谈得上甚么真正的传授呢?曾经有人在网上问陈俞先生,很长时间得不到回答。其人一再追问求答,我便在其后跟了一贴,大意是你不要等了,你是得不到任何回答的,因为他怎么回答都不合适。如回答是他父亲传的?可他自己不会!如回答不是他父亲传的?人家可是指名道姓地说是他父亲传的。这样一来岂不又要起许多无为的争执么?所以陈俞不回答是非常明智的。因此我说最好是多了解一下再说话会更好一些的,不要一上来就意气用事,认定你所知道的那个东西就是正确的,这其实是不一定客观的。 清玄散人,这话有又不妥。我这书上也会有几张古谱。古谱在73年时陈照奎前辈寄给他的弟子上海的张才根老师后由都老师复印了三份。我想陈照奎前辈不会乱说话了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藏阴中,阴藏阳中.小架太极群40364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