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嗜拳如命

希望尤如肥皂泡!!!!!!!!!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5-12-5 1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讲的呼吸方法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至一个老师这么教我的,我也是这么练而且获得如期的效果的。上述呼吸方法不单是陈式太极拳的,不少内功初步都是这练的原理都一样的,只是风格稍稍有些不同。不过武术内功与道教养气功夫是不同的,绝不可混为一谈。只是在刚开始练腹式顺呼吸的时候有一些表面的相象,但实际上的意念上的调节大有不同之处,况且它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武术太极拳内功讲的是养气积柔成刚;道教养气功讲的内丹修练功夫考究的是火候问题。越往后面越不一样。这一点请大家在研究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的。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75

帖子

16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9
发表于 2005-12-5 17: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由此可见,气若不顺身法难整!个人认为(气)与动作的匹配,才是行气的关键。思考是用大脑完成的,可古人用“心”之说,大概除了人体解剖学知识的不全面,估计也是为了着重提示“集中”“聚敛”之意。说到正题本人认为:“收”则“吸”,“放”则“呼”是初步的原理。那“掩手锤”为例,除非根本没练习过拳法或有些“走火”的人,否则几乎没有人用“吸气”!在拿“初收”为例,一收一放有人呼气在先,有人吸气在前,本人认为均可!根据个人当时打拳的状态(疲劳程度)以及功力的深浅(妙手得意一笑:收既是放,放既是收,)“收”时也可“呼”。如若同意以上观点,那毫无节奏的自然呼吸也就一笑置之了!说到“气”本身,其实最先进的科学仪器都无法正确说明其物质结构。但是“气功”即“中医经络学”又被全世界所认可。所以大可不必为“气”所烦。依理而习,必然功到自然成!
http://blog.sina.com.cn/taij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75

帖子

16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9
发表于 2005-12-5 17: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转贴于“真是色彩”所发布的内容
http://blog.sina.com.cn/taij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75

帖子

16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9
发表于 2005-12-5 17: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转贴一篇: 也谈呼吸——田秋茂 呼吸既吐呐,三百多年前,陈王庭把导引术,吐呐术 ,武术容于一体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拳术,它便是太极拳.因此吐呐术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陈式太极拳应该采取腹式逆呼吸法,呼吸时深,长,细,缓.匀.间依动作而发亨,哈,咳,吸,嘘,吹六声,呼吸与动作自然相随,周身相随也包括呼吸,只有如此才能汗流而不气喘,只有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紧密结合才能强健体魄.而决不是不管呼吸. 另外,在推手时,还有打气口一说,既在对方吸气时发劲.高手可把二者接合的 十分巧妙,
http://blog.sina.com.cn/taij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62

帖子

38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05
发表于 2005-12-5 18: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得好贴! 楼上的打气口,讲得不错,吸气会使根基浮动。不过在逆腹式呼吸的情况下好像没有这个漏洞(这样呼吸,我可以一直保持气息下沉) 顺便提一下,我前面的贴讲的就是武当武术的内功修炼,不是丹家练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5 18:12:27编辑过]
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8: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争老师如果没忘记的话这段话我复制于本论坛拳友关于陈拳呼吸提问你的回帖哟!"我也不知道书上为什么要逆腹式呼吸,不过陈家沟的练法没有强调逆腹式呼吸,只强调自然呼吸,只是非常短促的近距离发力时有用到一瞬间的胸呼腹鼓的呼气法,即哼哈二字。"   其实杨式,孙式太极拳就只讲自然呼吸振铎,剑云先生云:"练习过程中,不要刻意去做呼吸,呼吸要自然.....没有什么腹式呼吸,逆呼吸,不要,就是自然呼吸""自然地一站,一坐,就气沉丹田了".我想因为孙杨拳无明显发力才这么练吧? 然而,陈拳由于有发力,震脚,跳跃并大量运用缠丝劲因此必须腹式逆呼吸法,其实不争老师你前面已提及腹式呼吸了,胸呼腹鼓本身就是腹式逆呼吸法实际运用嘛!!!!!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62

帖子

38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05
发表于 2005-12-5 19: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各位高手看看第3页我的贴子,给个观点哟
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2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丙兄你看看者段话!!!!!振铎,剑云先生云:"练习过程中,不要刻意去做呼吸,呼吸要自然.....没有什么腹式呼吸,逆呼吸,不要,就是自然呼吸""自然地一站,一坐,就气沉丹田了"摘自<随曲就伸>余功保著你能说练太极拳者自然呼吸就是腹式顺呼吸吗?   还有顾留磬先生云:"太极拳周身动作复杂,开始学拳时,一般宜有自然呼吸,不宜强调配合腹式呼吸运动.应该在拳套熟练后再配合腹式呼吸运动.如果在练拳前后就单独练习腹式呼吸运动,较易掌握其呼吸法;等拳套练熟,一经指定,就容易把呼吸和动作结合起来.这种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与气功疗法的逆呼吸相同"顾先生可是陈拳历史定论和太极拳理论的奠基人哟?这又如何解释呢?听我老师讲顾先生学术严谨,知识渊博.留下的许多著作对后人练习太极拳的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62

帖子

38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05
发表于 2005-12-5 2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先生的书和学问的确很有价值 如命啊,你也看看前前面的贴,给个意见嘛
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21: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孤同志,前面阿丙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   再补充点,武当内功的理论指导来源于老庄思想,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强其志,弱其骨",道家内丹术讲性命双修.主张以吐故纳新,孕育真气,行周天运气之法来疏通七经八脉,以达到返老还童,长命百岁之效.你研究的是丹道之法,而太极拳只借鉴了其中吐纳,导引养生之术而已.要想了解得更具体我想老农来解释更合适,他对道德经,易经等方面我感觉很有研究的哟!!!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2025133704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