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清风学子

[原创]太极推手诀窍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862

帖子

971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12
发表于 2012-9-3 18: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个话题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推手首先是检验拳架的运动规律和劲路结构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如果拳架不正确或者不到位,一定会出现结构性的矛盾,结构错了的话也一定影响劲路的通顺。有人说“太极拳是活动的桩功。” 桩功能够八面支撑,立木顶千斤都是因为结构合理。所以陈家拳论中才有“接骨斗隼”这一建筑学名词的出现。先有合理的结构,也就是先得“站得住”,先得有根,否则一切都是空的。这就是先要求结构正确的问题,拳架的正确性无疑是结构正确的保障,要不然陈家怎么会有“捏架子”的说法呢。
     
       拳友经常讨论的丹田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不要太注重那个具体的位置和过于的想象。以我自己的现在的认识是:多体会脚下的稳当和腰胯转换的灵活。如果没有这些丹田只不过是我们大家的话题罢了,并没有实质性的感受。谈来谈去只会引来“百家争鸣”。人生之初,一定是腿脚最灵便的,不行观察一下出生的婴幼儿,人老也是腿脚不灵便开始的,所以练拳既然是练养结合,内外双修就要先从脚下开始。

       再说劲路的完整性。推手既然是检验拳架的,怎么检验呢?  拳论说“太极者,阴阳开合而已... ... ”,阴阳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推手中我的理解是主次的变化,狭隘的说法就是,双手虚实的变化,就是双手主次的合理变化,力量的大小、方向(角度)和速度的加加减减。“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同时两手的加减变化是周身同时协调配合完成的,也就是“一动无有不动”。加加减减的过程就是体会拳架中近路的来龙去脉。例如你用按劲,你发出的按劲是否和拳架中的身法劲路一样,如果不一样我们就该反思,为什么不是按照拳架的要求出来的劲路,是拳架错了还是自己推手中没有按照拳架的要求去做。

      以传统的推手合步或顺步推手的话,一接手都要先去分清对方哪个手是实哪个手是虚,也就是哪个手是主要进攻手。如果双手同时感觉不明显的话,就要感觉对方两手的进攻方向意图和大小快慢。这一点开始练习时需要很用心提醒自己,去觉察自己和觉察对手。这个过程很重要,但是往往被忽视。 体察之后才是变化,不是顶而是走化,原则是“避实击虚”,这个走化时身体周身的配合是否能够做到不丢不顶,在于自己的调整和把握。在变化时如果能时时体会出是所练拳架中的那些身法的变化和应用的话,那才算真正做到矫正架子的要求。这个要求很难做到。 但是必须做到,才能在太极之路上晋级。

       推手矫正架子,不但是矫正拳架的结构性正确,更主要的是矫正练拳中的周身的变化的合理性和合适性,变化的是否符合拳理。

       以上纯属自己的一片胡言乱语。不正之处还请各位前辈、老师和拳友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祝大家拳艺进步,德艺双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9-03 18:54:26编辑过]
何意千锤百炼刚,化为缠丝绕指柔。 —— 知行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主题

506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9
发表于 2012-9-6 19: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赞同。
怀柔太极拥有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