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69
918
1万
论坛元老
你本来就有君子风度,又进退有度,所以说你大雅君子应该是却如其份哦,一点都不过奖,哈哈!不是吗?你看相片上的你多帅哦.风度翩翩.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1533
管理员
看了海欣老师表扬,笑得我满脸开花,
看看可敬的同志们莫名其妙的表情,我要严肃了
咳——————————
要努力了,要内外兼修了,否则,对不起海欣老师表扬了
79
1264
7467
5
504
2989
金牌会员
0
4
614
新手上路
224
2351
版主
16
217
2756
海欣老师这文章写的实在太好了!
我仿佛又回陈沟……
渴望继续啊!!
仿佛看到老师们认真、专注、享受太极的场面了。
请教老师几个问题,可能提得很外行,因为没去陈沟,见笑了:
1、松腰、松胯、松膝、松肩、松肘松踝关节中,膝、肩、肘、踝关节的放松好象还比较好感觉甚至可以自己摸到,可是松腰、松胯,是用意识去放松腰椎、髋关节,以及放松腰跨部的肌肉,还是同样可以通过摸到身体的某一部位的紧与松的变化来感觉腰、跨的放松?
2、各位老师大都在说,已找到了松沉的感觉,也就是说这层窗户纸经陈老师一“摸”就破了,那么到底老师“摸”的是什么呢,或是在练拳中主要要“摸”准哪些关键部位,找到怎样的变化就是松了?
3、文章中“提尾闾松腰、松胯、松膝松踝关节”、“收尾闾松腰、胯、膝、踝关节”,这一提一收,理解不出其中的奥妙?
10
693
4706
终于看到你说这话了 呵呵 真东西还是有不少呢,希望你常来
35
439
中级会员
回天晴,其实只要我能上网的时候,每天至少来这里一次,只是在潜水,在偷艺!对一个自学者来说,只能是比别人多下很多功夫,多花很多时间,来补弯路所需。这里是太极的发源地,这里有太多的好老师和喜爱太极之拳友,这里更有陈炳我最喜欢和佩服的老师!也所以在这里我不敢轻易说话啊,怕让人一笑大方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用微信扫一扫互动赢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