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77|回复: 2

少林寺采取法律行动维权,是否也能给陈家沟人一些启示呢?[转帖]

[复制链接]

316

主题

299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04
发表于 2004-9-23 20: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嵩山少林寺目前正在采取一系列维权行动,对“少林”无形遗产的知识产权进行系统保护和管理。他们已经开始通过法律程序来保障“少林”文化资产不受侵犯,并努力使“少林功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之中。   据新华社郑州22日电,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多个场合呼吁,保护“少林功夫”文化,维护少林权益声誉,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位方丈说:“少林寺的文化遗产内涵争夺战,已不是少林寺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如何赢得世界尊重与得到合理保护的国际问题。”   少林寺自发掀起的“少林”商标维权行动,被认为是为中华无形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探路。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少林寺,是目前中国佛教最大宗派─禅宗的祖庭和著名的少林武术及少林功夫的发源地。专家称,少林寺所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中华民族无形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具有代表性。   释永信说,由于少林寺和少林功夫所代表的“中国功夫文化”的巨大魅力,近些年来在一些国家遭遇了广泛、集中、持久的假冒与商标抢注。少林寺委托中国商标律师事务所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美国、日本、欧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人大量抢注了以“少林功夫”为核心内容的商标,其中包括“少林功夫”、“少林武术”、“少林拳”、“少林全套功夫”等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商标。   调查显示,世界各地抢注少林或少林寺等系列商标,目前已多达1000多个。国内也有少数人将“少林”与“少林寺”割裂开来,不惜损害少林寺整体形象,从中谋取商业利益。释永信说:“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少林的完整性和形象正遭受蚕食。”   由于“少林功夫”文化品牌被随意抢用和滥用,国际社会对“少林功夫”的认识开始产生混乱和曲解,以为“少林功夫”只是“少林武术”。释永信方丈说,“少林功夫”不等于“少林武术”,少林功夫是少林寺1500多年来历代高僧智慧的结晶,它是一个庞大的宗教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正义、自强、爱国、爱民的精神性格。因此,少林功夫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武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其智慧与道德的精神、文化内涵。   释永信说,“少林功夫”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品牌,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财富义不容辞。少林寺是传统“少林功夫”的源头和根基,为减少侵害,夺回商标权,少林寺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少林寺专门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少林寺无形资产进行系统保护和管理,这家公司从1998年起,开始在国内外注册有关“少林”商标,目前已经注册了国内48大类商品中29大类近100个商标。2000年10月起向全球100多个国家提出“少林”商标注册申请。   少林寺还成功地从德国、澳大利亚等专利人手中收回了25个有关少林寺的商标。并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法律手段,对损害少林文化的各种行为加以限制。   释永信说,仅靠少林寺单枪匹马跑遍海外收复商标的被动之举,几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靠少林寺的力量,也难以完成对少林寺无形遗产的全球化保护重任,要设法通过适当方式,以国家形式和政府力量提高少林文化遗产保护的档次。 看了之后是否也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呢?借释永信大师的话说:“仅靠陈家沟单枪匹马跑遍海内外收复商标的被动之举,几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靠陈家沟的力量,也难以完成对太极拳无形遗产的全球化保护重任,要设法通过适当方式,以国家形式和政府力量提高太极拳文化遗产保护的档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17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4
发表于 2004-10-1 23: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政府态度如何??
我恨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8
发表于 2004-12-21 1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维权意识一向薄弱,这点外国人走在我们前面。。值得学习。。
一举动中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後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2025133704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