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486|回复: 16

谈太极

[复制链接]

1

主题

7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发表于 2005-12-20 17: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灵活的身法、轻巧的化解、充足的内劲、刚猛的发放、高尚的武德,是太极拳的实质;五者缺一或不足,都不能称为太极拳好手。如果只是动作娴熟而身无缚鸡之力,这样的太极拳是不能实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4

帖子

7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9
发表于 2005-12-20 18: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4

主题

2480

帖子

6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767
发表于 2005-12-21 15: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极是 如果只是动作娴熟,那叫体操 呵呵
承传开宗立派之绝学,为武术界培养一代宗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5-12-21 21: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_____五者缺一或不足,都不能称为太极拳好手____) 请问传统拳论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王宗岳,陈鑫等的太极拳论不都白写了吗?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2 11: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嗜拳如命朋友: 你好! 王宗岳、陈鑫、武禹襄、李亦畬、杨澄甫等人的著述中都包含了上述五种,王宗岳先师的论述,要经过很好的锻炼交流切磋才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2 15: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嗜拳如命”的好朋友:你好! 我乃一年过半百之老书生,但愿我们成为好朋友,并且不愿是争强好胜、比勇斗狠之辈之类,--皆为交友、健身而已;在有军火的现在,过于搞私下的比武,实无必要;也因你我等广大朋友都挺喜欢太极拳--作为一门艺术、技术而有缘。宗岳先师的“太极拳论”,非常精辟,令今人无以附加和删改,乃是太极拳术的经典之作;先人陈长兴、陈发科,今人陈小旺、陈正雷大师的实际功夫非常深厚厉害,但论述较晚也偏少;陈鑫先大师最初立志走文化功名之路,但不甚成名,反以习武较少而有悔,以文才最著名;陈鑫先生晚年的多篇、长篇武术论述,对每一个动作都作了详尽的阐述说明,对螺旋劲道如何沿身体的各个部位运行等,都有较多说法,还嘱其后人,不可多传和传恶人等,可见其武风之正,但用之甚少。杨露蝉大师等对太极拳广加发扬,世所公认。但,现在的人们,认为不用力就可以打败任何强大之敌,认为只要练习了几个太极拳动作,就可以成为“杨无敌”式的人物,其谬大矣;我仍尚坚认,没有深厚的自练和互练的扎实功底,就不可能完全懂劲、完全懂得精妙的化解和迅猛的发放之力学原理,不可能所向无敌(不含毒阴之手,但务必防之);只是有意而无力,完全可以避敌(走法),但只算有轻武器;在有完全意念指导下的强大螺旋弹抖内劲作后盾,才是胜敌的根本; 我有事了,暂到此,望多加指导和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5-12-23 01: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朋友,本人练习太极拳纯属自娱自乐,亦求健身而已,别无它求,承蒙老哥看得起,帮助兄弟详细分析前辈拳论,十分感谢. 但对老兄所言"我乃一年过半百之老书生....并且不愿是争强好胜、比勇斗狠之辈之类,--...健身而已;.....过于搞私下的比武,实无必要","现在的人们,认为不用力就可以打败任何强大之敌,认为只要练习了几个太极拳动作,就可以成为“杨无敌”式的人物,其谬大矣"还有....恶人...呀,...毒阴之手,但务必防之"这几句话在下实在不能保持一致意见,我认为到论坛来交流学习根本不应该有争强好胜,搞私下的比武,恶人等这些人生存的空间.而且这样做和想的人也根本就不具备崇高的武德,到是存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思想了 根据老兄所论也就是具备了"灵活的身法、轻巧的化解、充足的内劲、刚猛的发放,崇高的武德"的人才能称为好手(注意老兄原文里五缺一或不足可是比较肯定的语句,而且从你回复来看显然是不赞成我针对无拳论被称为好手的观点哟),但是,综合性地理解"五缺一不可"也仅道出了太极拳关于盘架,推手,散手的特点和品德修养(从你的回复也能看出来你的五缺一不可包括的主要内容).大家知道太极拳可是老祖宗们在总结祖国古典哲学,医学,养生学,武学等思想后的智慧结晶,这些智慧集中体现在古典太极拳论和现代太极拳理论之中,站桩,拳路,,推手,散手以及各种器械也仅仅是其中部分的表现形式而已,请问老兄你上述25个汉字就能含概三百多年来祖宗们的心血吗?我说两点在你的"五缺一不可"关于太极拳好手论断就无法体现,一,你的"五缺一不可论"可以当做文学来欣赏吗,然而有些古典拳论却是很好的哲学著作可以当做文学来欣赏的,二,练功出偏后五缺一不可论可以纠正?然而古典拳论和现代理论却是可以做到的. 反而道之功夫高深者"无灵活的身法"难道就不能成为太极拳好手了吗?拳论云"...耄耋御众之形,快活能为?'长兴公站于人流之中而不动人称牌位大王,李亦麋坐太师椅与徒郝和推手巍然不动,发科公不移脚步单手三声之内发八卦大师李剑华于三丈之外,你难道说他们不是好手? 如果文化素质太低连拳论都理解不了仅仅只具备"五缺一不可"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人称为好手吗?那不是会害人害己,所以关于"五缺一不可论"之后我认为还应该加一条精深的理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准则.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5-12-23 14: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还有几点1、我认为所谓好手应当具备艺、德、才等综合素质。2、如果仅具有“五缺一或不足”只能称为“优秀拳手”这样的拳手由于理论欠缺还不能为人师。3、太极拳的实质还不能仅从武术方面去理解,还在于它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4、五、一这样的数字代表着绝对的意思,如果在文字的使用上用些“等”“及”这样的词语别人就无可挑剔了也不会给处学着产生误导。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5-12-23 14: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象在扳字眼,实际上“打”和“说”肯定是不一样的。说得再周全也是偏面的,打的因素太复杂了,意想不到的事层出不穷。所以过去国术馆入学考试,就是打进去打出来。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3 14: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嗜拳如命”先生: 你好! 讨论的愈热烈,就愈是说明我们对太极拳的热爱,也说明我们有缘份,是一件大好事,很愿意和你深加研讨,可年底事多,来友纷纷,无法多写,抽空再给你写吧;我对太极拳术的深奥之理,也不甚了解,对王宗岳、陈王廷、陈长兴、陈发科、陈清平、杨露蝉、杨班侯、武禹襄、李亦畬、杨澄甫、全佑、鉴泉、孙禄堂等先大师们的其人和练法,又没见过,再说,我对很多的传说轶事,还存在一些疑点和神秘感,如有不对,尽可指正;但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知对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