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师生文化素养与身心健康水平,2025年5月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邀陈家沟国际太极院陈炳老师莅临我校,开展主题为"太极拳是什么"的精彩讲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太极协会积极组织太极协会的老师参与此次活动,多名协会会员与校内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反响良好。
陈炳老师作为太极拳领域的知名专家,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讲座伊始,他便从太极的思想理念入手,为师生们打开了认识太极拳的全新视角。他指出,太极的思想理念蕴含着和谐、包容、转化以及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和谐,是太极追求的至高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包容,让太极能够接纳不同的力量与观念,展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转化,则彰显了太极的灵动与智慧,将看似对立的元素巧妙融合,实现能量的转换与升华;而命运共同体,更是将太极的思想升华到了人类命运的高度,强调万物相连、休戚与共。这些理念不仅是太极拳的核心精神,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深入阐释太极思想理念的基础上,陈炳老师进一步揭示了太极拳的本质。他强调,太极拳是以太极思想为理论指导,并巧妙融入中医经络学说和养生学说进行训练和应用的中国传统武术。这一独特的融合,使得太极拳不仅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功能,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养生智慧。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可以调节身心平衡,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随后,陈炳老师详细介绍了太极拳的特点。他指出,太极拳以柔为主,刚柔并济,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在看似轻柔舒缓的动作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刚与柔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和美感。以静求动,动中守静,则让太极拳具有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气质。在动静之间,练习者能够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安宁,排除杂念,专注当下。慢养快用,快慢相间,更是体现了太极拳的智慧。慢,是为了积蓄力量,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快,则是在关键时刻的爆发,展现力量和技巧。这种快慢的节奏变化,让太极拳充满了变化与惊喜,也考验着练习者的控制力和应变能力。
为了让师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精髓,陈炳老师还重点讲解了陈式太极拳的要领"松""掤""缠"。他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将"松"的舒展、"掤"的圆活、"缠"的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要领的内涵和练习方法,强调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身体的放松和呼吸的配合,做到意、气、形的高度统。师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仔细观察示范动作,不时地跟着比划练习,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此次陈炳老师的讲座,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它不仅让大家对太极拳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信会有更多的师生加入到太极拳的练习队伍中来,感受太极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学校也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师生们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何鹏老师、杨洪云老师、陈炳老师、刘轩老师(自左至右)
讲座结束后,中南财大的老师们在讲台上与陈炳老师亲切交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太极协会通讯员:杨洪云、张鑫宇 2025年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