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54|回复: 6

[转帖]武苑奇葩--自然门

[复制链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发表于 2008-11-15 18: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吴明怀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然门功夫在近代武林中独树一帜,以其理论精纯、打法独特而称盛武坛,长年不衰。由于单门独传,故世人对自然门功夫大多不甚了解,以至声名虽隆而流传不广。笔者作为自然门第三代宗师万籁声老先生的入室弟子,习艺之睱,常聆听恩师叙传自然门先辈传奇轶事。为弘扬推广中华武术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自然门,了解自然门,笔者不揣冒昧,根据相关资料和传闻整理成文,分为《自然门武术溯源》,《自然门英杰传奇》和《自然门功夫歌诀》等章节介绍给读者。受水平之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愿与大家共探讨。

武苑奇葩--自然门 (一)

自然门武术溯源
晚清年间,神州大地习武之风盛行,武林中的新门新派也不断涌现。作为近代武林名拳之一的自然门武术也是创世于此际。始祖就是世称"徐侠客"的徐矮师。
 相传自然门徐始祖乃四川人氏,人皆不祥其名,只知姓徐。因其身形矮小,下颌刚甫桌面,故俗称"徐矮子"、"徐矮师"。在此之前,中华武术有南北二派,内外两家、少林武当峨嵋三大门,武林中三百六十拳种,其中均未闻有自然门者。"徐矮子"自幼年起即习练各种软硬功夫,翻筋斗、走软索等无所不习,内外家、南北派无所不通。成年后遇奇人传授,并开始闯荡江湖,遍访名师高士,技艺始得大成。因其身材矮小且貌亵,不为人重,故而隐居深山大川,潜心研究技艺,综其所学,对各种门派的武术进行潜心研究,并独僻蹊径,熔合各派精纯之长于一炉,始创独特武术拳法,并自命名为自然门。自然门武术创世至今约有二百年历史。虽然时间不长,徐矮师却挟此自然绝技闯荡江湖,不断对自然门拳法套路进行完善,使其功夫已臻出神入化。据传徐矮师能踩水而行,如履平地,一夜之间常飞步往返于湘川大山之间,可谓天盘功夫。对此,读者大可不必究其真伪,视为传闻可矣。 
 "人不可貌相。"这是古往今来的至理名言。身怀绝技的徐矮师就有高徒杜心五偷袭的故事。
 清末民初一代侠士杜心五,早闻徐矮师之侠名,并经友人举荐,拜门习艺。然而杜心五见“徐矮子”人猥琐幺瘠,故不甚礼待。而徐矮师并不计较,终日手持小旱烟袋蹲于凳上吸烟而已。杜心五心里一直想试探其艺深浅虚实。一日,徐矮师熟睡之机,杜心五持单刀潜入房中,见其卧睡正酣,猝然劈下,眼见砍着其身!然而徐矮师忽然翻身里向,鼾声如故,不加丝毫理睬,而杜心五的刀却砍断了徐的枕头。杜心五后来还有几次在训练或切磋中都有意试探偷袭徐矮师,却从未能一沾徐矮师之衣襟。杜心五自此五体投地跟随习艺八载,恭谨尊师,成为门内弟子流传的佳话。
 据传,杜心五是徐矮师收授的最后一个弟子,师徒情深八年,至峨嵋山修行后不知其所终。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8: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门英杰传奇--杜心五 
杜心五,亦名星武,字慎媿,湖南慈利县人。世称"南北大侠"、"关东大侠",道号"斗米观"居士。曾任革命伟人孙中山先生之贴身保镖,有"中华第一镖"之誉。
 杜心五自幼酷爱武术,曾拜名师高手不下几十人,学得少林功夫、鹰爪功等,十五、六岁时就功有所成。为求深造,杜心五曾在川、滇、湘省交界处张贴榜文:"如能胜者,以重金聘,恭执第子礼。"揭榜者十数人均败其手下。翌年,贵州友人向其荐来自然门始祖徐矮师。入门之初,杜心五见徐矮师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不肯竭诚就教,而多有不恭。后来杜心五在多次探试、袭击无果方初悉徐矮师之神技,从此心诚悦服地从师习艺。 
 徐矮师对杜心五日间课以四书五经,朝夕传授自然门功夫。八年后,杜心五功成出师,挟技走镖川、滇及两广间,浪迹江湖,所遇名师镖客,均未能出其右者。
 杜心五生性豪爽,扶弱抑强,仗义勇为。在东瀛日本东京帝大农科时,与湖南桃源名士宋教仁结为至交,并因此结识孙中山先生,毅然加入同盟会。他跟随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奔走四方,募捐筹款,足迹遍布南洋欧美。民国初年,杜心五欲图一展抱负,未想事与愿违,军阀相争,战乱不止。平生挚交的宋教仁先生遇刺身亡,使杜心五为自己未能保护好宋教仁而心感内疚。附膺长叹,壮志难酬,杜心五从此闭门谢客,潜心道学,与世无争。至晚年时,杜心五才受友人之托,收湖北万籁声为徒,并为自己数十年始获一高徒而欣慰,自然门功夫也自此后继有人。 
 有关杜心五之武功及其行侠仗义的传闻,江湖上不胜枚举,笔者也就此试录一二。
 津门大侠李丽久,习醉八仙拳艺多年,技艺精湛,犹以技击著称,是当时津门武林英豪,曾任官方"湖南技术大队"队长(专为训练部队武功而设)。李丽久闻传杜心五之声名,远涉数百公里,欲与杜心五一试高低。经不起李丽久的再三请求,杜心五允诺与其切磋。杜心五取来大毛巾数条,经裹两手犹如西洋拳击手套,李丽久不解问其何故,杜心五答曰“吾手重,恐伤尔耳。”言毕,两人开始交手。李丽久拳拳直捣杜心五面门,欲先发制人,杜心五则用自然门"黄昏锤"应付之,几个回合下来,李丽久不但未能近杜心五之身,还被杜心五拳击中自己的大拇指节,脱臼肿如卵大,痛入心骨,甘拜下风。
 北京镖局名师赵僻尘,因走镖北京--库伦(乌兰巴托)一带无闪失而闻名,擅擒拿,鹰爪功尤为称盛。曾有一飞贼求艺于赵僻尘,赵曰:"汝下房,吾欲使汝头朝东卧决勿向西。"只见赵僻尘飞身举手之际,三下五除二就拿下飞贼,令其心服口服。杜心五闻知后也一时技痒,专程与赵僻尘过招,伸手笑对赵,请其出爪功一拿。赵僻尘见杜心五身材瘦叟,初不留意,后经几次出手触及杜心五之手却如握绵上,油滑无着力处,杜心五的手伸缩皆如行云流水,自始至终没让赵僻尘有下手机会,两人只好握手言和。从此两人也成为相知相交的挚友。 
 杜心五平时寡言少语,惟谈及惮学武功,则踔而奋发,娓娓不倦。杜心五一生甘于淡泊恬静,故弃官归隐山林,与世无争,除了揣摩技艺道学外,就是遨游于山川湖水之间。晚年因习道心切,返家乡慈利县,于饭甑山绕河寨结庐为观,入羽士之流,自名"斗米观居士"。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接其下山,曾任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顾问,1953年谢世,终年84岁。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8: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门武术歌诀
 自然门武术不似其他类别的拳种,有各种繁杂的套路,整个自然门注重的不是拳而是功,即自然拳、自然功。自然门产生套路的着眼点,却完全是为了练气,此拳法讲究拳行自然、圆转自如、不呆不滞,软脱灵活而一气呵成。自然拳主要有令牌式、雅雀步、回身式、长手推掌、捻步、翻锤、撩打、肘打、削掌、上山虎、靠打、炮闪、平胸掌收式等姿势。整个自然门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却完全没了定式,脚步转换轻灵,整个身姿、步法、手式浑然洒脱,使自然门武术风格自成一体,并总结出独具特色的自然门功夫歌诀。
 总诀?quot;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初功走圈格言:"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钻。"
 打法十六字:"生擒捉拿、闪躲圆滑、吞吐浮沉、绵软巧脆。"化神妙至于上乘。
 手上格言:"扣如钢钩刺如刀,摓如铁石粘如胶,相对如婴儿,拳手不能逃。"
 步法格言:"闪如清风、躲如抽鞘。"
 短手八字:"挥、劈、撩、砍、搂、闪、展。"
 身上十五字:"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项胸腰背。"
 软硬功夫:"掌须断石、骈须穿极、跕须破竹、手似铜钩、身如铁石、硬则如钢、软则如胶、重则如生根、轻则如走冰、手出一条线、打出人不见。
 自然功夫:"出手软如绵、上身硬似铁、劲有明暗、法有粘闪、
 上乘之境:"吞身如鹤缩、吐手若蛇奔、活泼似猿猴、两足如磨心、若问真消息、气空寻源渊。"
 自然门武术虽说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枝奇葩,但自然门和其它门派武术一样,在整个习练过程中,除了必须具备甘于吃苦的决心、耐得寂寞的恒心、志在必得的信心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端正习武的态度,培养高尚的武德修养。使青少年习武真正达到强身健体,文武并举、德才兼备的目的,推动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8: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林奇葩——自然门


作者:晓悟(真名吴学光) 
(一)自然门与学问 

 自万籁声先生《武术汇宗》一书问世以来,武林中人方知有“自然门”一门武学,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自然门人物之所以如此杰出,除了其本身武功独到精纯外,很大程度可能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三杰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四书五经》徐矮师是无所不精,并能通晓老庄学说,其汉学程度之深是可想而知的。至于杜心五与万籁声那就更为奇巧了,杜早年入东京农业大学,万则投学北京农业大学,而且由于好武而喜山,都是学森林系,都受过科学的程序训练。由于徐矮师有学问,才能在浩瀚而繁杂的武学中通过不断地筛选,熔练,并以古道家学说为依据,创此自然门武功。由于此门的哲理很深,而后学欲练成功,同样非得有大学问不可,这也许是自然门百十年来不能广为流传的一个原因吧!因为有学问,头脑思维才能广博,才能悟得深,悟得透,而悟性恰恰是练好自然门的关键。自然门总诀曰:“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初从文字看,似乎也不难理解,但细而嚼之则又不尽然。杜在题赠万的条幅上有这样的话:“矮师每于教授时,必喃喃念此数语,数十年来身手似有变化,而年之哀,始悉矮师之神入鬼出俱在此数语中”。大师通过数十年的磨练思索,方始领悟个中三味,可见其中奥妙无穷,哲理颇深了。 

 (二)自然门源流 

 自然门由徐矮师单传杜心五,再传万籁声,至今不过三代三人,未能广为传世,此实阳春之曲和者寡,究其原因,除需要很深的文学修养外,即是自然门本身的独特型式与训练程序。因为它与人们的习惯视野所见实在大不相同,很难为人所接受,而学好自然门非得有四年以上的少林武功基础,再练十年纯功方可成功。也就是说在练此门之时,其以前所学全皆废弃,以就纯守,就此一点亦使人畏而却步了,故很多武术名家虽拜其自然门下,仅求其名,未符其实而已,此类之人实不胜枚举。 
 而心五公长子杜修嗣,其女杜玉莹、女婿陶良鹤,虽能禀呈家传,惜未窥全豹。 
 另外,郭君风、李丽久、彭玉麟等人,仅知一二。 
 今人后学之士,能禀受自然门一脉衣钵而领衔诸同学者,武林同仁将拭目以待。 

(三)自然门特点 

 自然门是一种由博而匀而精的上乘内家功夫,也可以说是技击格斗的精华。它的整个内容与训练程序看来虽然只有些许,然而我国各族武术、气功,拳术的精华,无一不包罗、无一不备载,自然门剔除了多余的程式,牺牲了花俏的表演,整个真旨都是实实在在地为着技击服务,它不在一招一式上刻意追求,更不讲究死练一拳一脚的绝招,因为这样虽有一技之长,但无形中就把自己局限在招式之中而难以解脱,在瞬息万变的临敌之际,被束缚的大脑与肢体是不能应变自如的,因此,决不可能成为上乘的武术技击家,只可抵笨汉、打俗人,不足与高手敌。自然门避免了这些弊病,注重内在的精、气、神、实质的锻炼,正如拳诀所言:“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鄂胸腰背”,全面施以利用,动哪有哪,无中生有,任意所为。既有长腿出击,又寓短手自保,无一处不可击打,无一处不可防守,正是“浑身都是机关枪”之谓。而在平时练习时只操功夫,不问打法,任其水到渠成,自悟自明,不失自然本质。 
 另外,自然门精义,简而言之即是“寓警意于打”,所以从最初的基本功开始,老师无刻不与学生对击演手,随着功夫的长进,这种形势就越激烈越实在,长此以往,无论临敌经验与击打意识均可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由于自然门极重内外兼修,动静相宜,故暗合金丹大道,而一招一式无不在自然之中,决不勉强逆行。所以修练此门越练身体越健,越老身体越强,功夫随之亦臻入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上乘境地。 

 (四)自然门气功 

 整个自然门不妨用“气功”二字概况,它不论从基本功,或是自然拳套路,各种手法腿法,以至最后之归根,无不讲究练气,而练气的要诀则为“以意导气、以气为归、意到气到、意止手上”。在练自然门功夫时,应严守“不固执以求气,不着意以用力”的法则,一任自然。自外功入气功后,两年半歇火性,在此期中,觉胸际气闭,时上时下,久之渐下,但一大臻,即又浮起;目光渐清,而睡时或醒后,时有虚惊,此乃气元归根未固之故。继则神志安定,自横膈膜以上,五脏均感清凉,极为愉快,似觉别有天地,而眼帘亦陡然卷起,有如猛虎,目现琥珀光,可以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是后始算气功入门。再则渐臻佳境,渐练身体渐轻,但轻而有根,软而有硬,随意所如,无往不适,此即为自然之境,而自然门气功最大之归根,即“气归丹田,勿忘勿助,似有似无”。一洗少林刚毅,一改武当柔弱,而成一有刚有柔,亦刚亦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内家武功,应于技击,倾刻可制敌于死地;施于健身,耄耋之年可保不衰,此即谓自然门之气功。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8: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自然门歌诀 

  总诀:“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初功走圈格言:“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钻。” 
  打法十九字:“生擒捉拿,闪躲圆滑,吞吐浮沉,绵软巧脆,化神妙至于上乘。” 
  手上格言:“扣如钢构刺如刀,摓如铁石粘如胶,相对如婴儿,拳手不能逃。” 
 步法格言:“闪入清风,躲入抽鞘”。 
 短手八字:“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项胸腰背。” 
 软硬功夫:“掌须断石,骈须穿极,跕须破竹,手似铜钩,身如铁石,硬则如钢,软则如胶,重则如生根,轻则如走冰,手出一条线,打出人不见。” 
 自然功夫:“出手软如绵,上身硬似铁,劲有明暗,法有粘闪。” 
 上乘之境:“吞身如鹤缩,吐手若蛇奔,活泼似猿猴,两足如磨心,若问真消息,气穴寻源渊。” 

 (六)自然门功基 

 ①腰腿功夫: 

 自然门很注视腰腿柔软灵活的练习,从小即练各种压、摔、踢、抛等腿法、下腰、横直劈叉,还有青象吸针(图①、②),倒八字(图③),正八字(图4)等式。走软锁,翻筋斗,拿顶,泥地练功。冰上习武,水中练腿,把腰腿练得折叠如绵,肢节活脱,当年心五公即可随意把反腿钩挂于脑后,而万老先生年介八旬,至今横直劈叉可任意所为。 
②矮裆走圈: 

 矮裆走圈是自学自然门的关键基本功,很容易被忽视,在一般人看来,它是十分不起眼的,但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其动作是,先走内拳手(图⑤),矮档下式,手为自然虎爪状,掌自内圈出,一步一手,眼平前方,意守丹田,呼吸自然,绕圈而行。(切不可配合呼吸)先从百步开始,继而二百四百步,半小时一小时,如能每晨习至两小时以上,其功就有初步成绩了。 
 人或要问,这内圈手功夫是用于健身,还是施之于应敌呢?答曰:“皆可”!它的作用起码有三点: 
 人的衰老有这样的说法:“人老先由腿上见,背驼腰弯手杖添”。产生这种老年性病痛的原因,主要是骨质疏松和肌力下降,而矮档内圈手走圈对下肢与躯干部的肌力有很大的刺激性,并加强了血液循环,保持了关节的灵活性。由于姿势的低下,动作难度加速了心脏的搏动与呼吸次数,这样对心肺功能亦是很好的锻炼,读者如能每晨随意练习数圈,必将有益身心健康,此其一。 
 由于矮档内圈手把“意、气、力”三方面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在连贯圆活的肢体运动中达到外动内静,意气相随的境地,气沉而不浮,归于丹田,久久加功,精神与肢体都可获得最高的呼应,临敌格斗,一触即发,其产生的强大内劲猛不可挡,有如电力,倾刻之间,可置敌于寻丈之外,此其二。 
 因虚浮之气以被练下去,歇尽了胸中火性,眼光即可渐渐明亮,心胸开朗,目透金光,眼可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俗话说:“眸子练得精,打人占上风”,可见练眼之重要了,此其三。 
 当然,此式之功效,远不止此,而在各人自悟自明了。 
 走完内圈手,继而变化手法,即鬼头手(图⑥)。鬼头手是虎爪推出,有阴阳之分,阳手自手背推出,阴手自手掌推出。 
 如此再续加踢腿式的练习,先跕后骈,到此就相当困难了,不是短时期能达到的。
③子母球(图⑦): 

 此球为铁所制,分大小两只,故名子母球,在练好内圈手的基础上,进而可练此球,手法有:“抓、抛、斩、切、刺、刷、点、拿等。早晚马裆练习,切忌用笨力,求速效,缓缓从事,并不用药,(自然门练功均不用药)功到自成。 

 ④沙包、虎口棒(图⑧): 

 沙包用四层厚布作成,内装绿豆大铁沙,以习抓扣之劲。 
 虎口棒长四寸六分,横圆直径为一寸九分,以此练习虎口劲,两手倒顺纠掐。 
 此两功随时可以练习,如与人坐谈或看电视等,均可。 

 ⑤三角桩(图9) 

 以三根木桩埋成三角形,上缚麻绳,以两捆打、挂扫、钩撤。 

 ⑥道柱: 

 即行立坐卧不忘、随时随意地练习之意。 

 ⑦地莽子: 

 以练习矮档窜翻,脚步身腰灵活的特殊方法。 

 ⑧挡板: 

 此为自然门绝传功夫,非功到不能传,功成可随意置敌于寻丈之外。 

 ⑨鸳鸯环:(图10) 

 此为铝所作,每重一斤,共三十二只,练时套两手肘,以鬼头手推出,并有多种练法,为自然门重要功夫。 

  ⑩步法: 
    
  自然门最重步法练习,有鸦雀步,炮闪、游击步等,尤有走簸箕(图11),跑锅边的上乘练法,步法一灵,任凭千斤之力,其奈我何? 

  (七)自然拳: 

  自然门不似其他类别的拳系,有各种繁杂的套路,整个自然门只有一个拳套,即自然拳。而产生套路的着重点,却完全是为了练气,此拳法讲究拳行自然,圆转自如,不呆不滞,软脱灵活而一气呵成。练到一定程度,完全没了定式,脚步转换轻灵,整个身姿、步法,手式浑然洒脱,其风格自成一体。 
 练此拳时,先于地面按三行九点画一米字型长方格,其拳按线路练习;日夕功成可尖脚打拳,至最高境界时,久点上各覆一碟,人立碟底打拳,当然这不是朝夕可望成功的。 
 自然拳有以下几个姿势: 
 令牌式、鸦雀步、回身式、长手推掌、捻步、翻锤、撩打、肘打、削掌、上山虎、靠打、炮闪、平胸掌收式(图12至图24)。 
(八)结束语: 

 自然门是武林中一枝独特的奇花,百年来由于特殊的原因未能广为流传,为了使武林同仁对此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笔者不揣冒昧,写下这篇文章。鉴于笔者水平与对自然门所掌握的程度,其遗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为此,笔者深感惊恐之至。值得庆幸的是,自然门大师万籁声老先生至今健在,虽年届八旬,然鹤发童颜,精力过人,且龙精虎猛,功力不减当年,数十年来虽几经沧桑,但发扬光大武学之至始终锲而不舍。尤对后学青年不吝教诲、竭力提携,读者果能有志于此,是大有希望的。(题字 陈景舒) 



摘自:《武林》1983年01期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344

帖子

29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32
发表于 2008-11-15 23: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4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发表于 2008-11-16 16: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小时候,学过外家拳,认识过一个东北师兄,他在自然门呆过,见他练习过内圈手,表面看不出什么,但他实战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