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科(1887—1957),字福生。陈氏十七世,太极拳第九代传人。自幼师承乃父陈延熙。他是近代陈式太极拳史上的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太极拳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长期在北京教授拳术,使陈式太极拳逐步走向社会,为社会所熟悉。当时的武术诗人杨敞(季子)有诗云: “都门太极旧称杨,迟缓柔和擅胜场。 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 他功力深厚,拳艺高超,刚柔相济,采、挒、肘、靠、拿、跌、掷、打,兼施并用,以不见形的高超技法将人跌出,威力惊人,在京独步一时。在教学实践中,他于陈式老架招式中,增加了不少转腕缠绕动作,缩短了练功周期。由他修改、其子陈照奎定型的太极拳,一路(83势)、二路(78势)现称为新架太极拳。 因其为人忠厚,武德高尚,淡名利、讲信义,深受京都武术界人士推崇,尊其为拳术大师“太极一人”。他一生授徒甚多,桃李遍于海内。 其著名高徒有:沈家桢、顾留馨、洪钧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林等和其子陈照旭\陈照奎\以及女儿陈豫霞。有孙:陈小旺\陈小星\陈瑜。这些人,有的如今仍活跃在中华武坛上。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便是由其弟子沈家桢、顾留馨所著。其中一、二路太极拳式均根据他晚年拳式所定,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武术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