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肯定有想法而且能说出来.敢于说出来,是值得表扬的.一,刚柔相济.究竟怎样才算刚柔相济,练拳者都在默默的实践,希望知道这个道理.这就要考证,拳的出处,太极拳发源于黄河岸边,那里的人民生活艰苦,为人厚道,豪爽坚定的性格,喝了黄河的水,个个都是硬汉子,所以运动起来,都趋于以刚为主的拳架,后来由于学习太极拳者更多的是有文化的人,知识分子,他们为适应身体的需要,又喜欢柔性的,所以"刚柔相济"全是刚不适应,全是柔也不适应,逐步发展为刚柔相生,随着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后来外传,姓扬的,武的,吴的,孙的等,其实所有的太极都是大同小异,只不过,特点的异同而已.有的刚多,有的柔多,没有纯柔和纯刚太极拳,而且由于陈式太极拳的出世,其它太极拳都是根据陈式脱化而来的.所以竞技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迎击和还击方法,就不必用各家太极拳作诠释了. 刚柔相生,只是太极拳的特点和要领.从理念上说,它是练太极拳的一种法则,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很多名家和爱好者在实战中已经证实了的是可行的,没有先哲们宝贵经验的借鉴,就没有太极拳今天的发展大好形势,就不可能派生出来.什么"花样太极拳,""舞式太极拳,""长拳太极拳"等几十种,都是从陈式太极拳演化而来的.这说明太极拳已经被全世界人民接受,并有几十个国家的人民深深的爱上了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是中国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说来,太极拳的种类越多越多.说明太极文化在脉脉的传播. 太极拳的刚柔相济,顶领虚劲,推手必粘等等,有句话,纸上谈兵终觉浅,当然需要理论去指导实践.但是没了解太极拳的特点或者研究太极拳的渊源,及它的功能时,最好少同其它体育运动作比较.中国,世界之大,体育项目之多,各路拳,各项运动都有绝技者,都有其特点,凡是新生事物刚一出台,就会接受时间和实践检验,作为太极拳经历了风风雨雨四百多年,坎坷至今一路走来,不容易啊!至于有人说,太极拳打不过跆拳道,现在跆拳道是热们,太极拳还打不过拳击,打不过散打等等,真可笑,这是什么逻辑?古人云:"隔行如隔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钻牛角尖,我们老家有一农民,什么都不会,会劳动,有一次,去某城里,受人宠,看散打比赛,这位老农民上台,一拳一脚,把什么冠军不费力就摁倒在地.你说会散打又怎么样.问题不在这,在乎个人的能力,从知识,从体质,从耐力,从毅力,从智慧等,都各有差异.各在人,不在拳.拳是外因,人的因素是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