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57|回复: 4

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发科

[复制链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发表于 2008-2-25 1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发科(1887—1957),字福生。陈氏十七世,太极拳第九代传人。自幼师承乃父陈延熙。他是近代陈式太极拳史上的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太极拳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长期在北京教授拳术,使陈式太极拳逐步走向社会,为社会所熟悉。当时的武术诗人杨敞(季子)有诗云:
“都门太极旧称杨,迟缓柔和擅胜场。
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
他功力深厚,拳艺高超,刚柔相济,采、挒、肘、靠、拿、跌、掷、打,兼施并用,以不见形的高超技法将人跌出,威力惊人,在京独步一时。在教学实践中,他于陈式老架招式中,增加了不少转腕缠绕动作,缩短了练功周期。由他修改、其子陈照奎定型的太极拳,一路(83势)、二路(78势)现称为新架太极拳。

因其为人忠厚,武德高尚,淡名利、讲信义,深受京都武术界人士推崇,尊其为拳术大师“太极一人”。他一生授徒甚多,桃李遍于海内。

其著名高徒有:沈家桢、顾留馨、洪钧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林等和其子陈照旭\陈照奎\以及女儿陈豫霞。有孙:陈小旺\陈小星\陈瑜。这些人,有的如今仍活跃在中华武坛上。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便是由其弟子沈家桢、顾留馨所著。其中一、二路太极拳式均根据他晚年拳式所定,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武术遗产。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3

主题

3010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525
QQ
发表于 2008-3-1 09: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
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
陈家沟国际太极院,陈家沟太极拳协会,陈家沟太极网,0391-6419999,电子邮箱chenjiagou@126.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12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130
发表于 2008-3-1 22: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功夫最好的陈拳宗师,可惜没有影视资料,非常遗憾.
忙时造拳,闲来上网. 腰似车轴气如轮,健康快乐太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4

主题

2480

帖子

6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767
发表于 2008-4-17 15: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副其实的“太极一人”。
真正的武术世家。
父亲陈延熙、爷爷陈耕耘、爷爷的爸爸陈长兴(杨露禅的师傅)、爷爷的爷爷陈秉旺......皆为一代大侠。
承传开宗立派之绝学,为武术界培养一代宗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0

帖子

6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3
发表于 2008-4-17 16: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武术太极拳都是从实战中总结而创编的朴实无华,反观现在的太极拳基本是在表演场空想出来的,这就是传统武术太极拳与花架武术太极拳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