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70|回复: 1

[分享]武林中人,武礼规范

[复制链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发表于 2007-12-23 14: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武术行礼的方式

1、 徒手礼

(1)抱拳礼

此礼法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予了新的涵义,这是在国内外一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行礼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武术散手在戴拳套练习和比赛时,可模拟似地行抱拳礼,两关套合抱于胸前即可

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①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②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③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2)注目礼
并步站立,目视受礼者或向前平视,勿低头弯腰,表示对受礼者的恭敬、尊重。若表示对行礼者答诺或聆听指教受益时,可微点头示意。

  2、持器械礼

此礼是习练武术器械时行施的礼节,礼仪内涵同“抱拳礼”。

(1)抱刀礼
左手抱刀,屈臂使刀横于胸前,刀身斜向下,刀背贴附于小臂上,刀刃向上;右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在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骨窝同高,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2)持剑礼左手持剑,屈臂,使剑身贴小臂外侧,斜横于胸前,刃朝上下;右手拇指屈拢成余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骨窝同高,肘略低于手,两臂外撑;目视受礼者。

 


(3)持棍礼
右手握棍把段(靠棍把三分之一处),屈臂于胸前,棍身直立,棍梢向上;左手拇指屈拢成侧立掌,掌指向上,掌心与右手指根节指面相贴;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两手与锁骨窝同高;目视受礼者。

(4)持枪礼
右手握枪把端,屈臂于胸前,枪身直立,枪尖向上;左手拇指屈拢成侧立掌,掌指向上,掌心与右手指根节指面相贴,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两手与锁骨窝同高;目视受礼者。
其它器械的持器械礼,参照上述规范统一。不再一一列举。

3、递械礼

(1)递刀礼
并步直立,左手托护手盘,右手托刀前身,使刀平横于胸前,刀刃向里;目视接刀者。

(2)递剑礼
并步直立,左手托护手盘,右手托剑前身,使剑横于胸前,剑尖朝右;目视接剑者。
(3)递棍礼
双手靠近握棍于把段(靠近棍把段约棍身1/3),左手在上,两臂屈圆,使棍竖于体前,棍梢端朝上;目视接棍者。

(4)递枪礼
双手握枪于把段处,左手在上,两臂屈圆,使枪垂直于体前,枪尖朝上;目视接枪者
2、接械礼

(1)接刀礼

开步站立,左手掌心朝上托刀于递刀刃者两手之间,右手心朝下接握刀柄;目视右手接刀。
 

(2)接棍礼
并步直立,两手虎口朝上,上下靠拢,左手在上,靠近递棍者手下部接握;目视双手接棍  

(3)接枪礼
并步直立,两手虎口朝上,上下靠拢,左手在上,靠近递枪者手下部接握;目视双手接枪。以上是中国武协规定的武礼规范,武术段位考试时武礼行礼不当会直接影响段位选拔……也是当前武林比较公认的武礼规则,个别拳种(如五祖拳)除外。

这个就是传统武礼了,现在官方已经很少使用

先是左脚上步,右脚跟上并步站直,意为视对方为尊。再步上前,以表示敬仰;左手四指伸直意为练武之人应该艺德齐备,拇指弯曲意为不逞强不做大。

两臂平颌环抱当胸拢成圆意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掌为文拳为武,右拳紧握抵于左掌中指端意为武不犯禁,勇不滋乱,就文止武。两手手心向上外推,意为有缘相会是朋友,来请师友前辈指教,拳眼向胸意为友情记心中;两手高举过头为至礼,表示对对方佩服的五体投地。

两手相抵,出声为响拳,表示心急意切,情绪激烈;抱拳四面环绕为罗圈礼,是对众人的大礼;若抱拳于左胸为武礼,意为晏文就武,以拳说话,准备开打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3 14:55:48编辑过]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0: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图了,郁闷!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