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59|回复: 8

推手.要懂得技击的道理....:转贴

[复制链接]

4

主题

48

帖子

4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1
发表于 2006-10-10 16: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通过舒缓的运动实现对人体良好的养生作用已被广泛认可,然而它作为一项武术运动所据有的技击之道却鲜为人知。太极拳经上讲“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太极拳的技击健身目的是相同的,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不可偏废。发掘太极拳的技击精华,对于修练太极拳的内功和反应能力都有所裨益,最终也是为了健康。   很多爱好太极拳的朋友问:“太极拳练得这样慢,能用于技击吗?”   一般说来,技击的常规是“以快胜慢,先下手为强”而太极拳则是“以慢胜快,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这正是太极拳的胜人之处。   一、以慢胜快。以吴式太极拳传统套路83式为例,如以少林拳的速度2-3分钟即可打完,可用太极拳练法则至少需要30分钟。用这种慢动作长期演练可练出一种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既不管敌方招法多快,均能看出其中破绽,故能出手即中。有拳友问:“我练了十几年拳,时间也不算短了,为什么还不能把对方快速度的攻防动作看清楚。”这是因为他打太极拳没有攻防意识,达不到“于无人处若有人”和拉长对方动作的高度。爱看体育节目的朋友都有这样经验,当一个精彩镜头一闪而过时,我们常常看不清楚,在观看完慢镜头后,再看正常速度播放时,就能看清楚了。练太极拳慢动作,就像慢镜头,模拟着37式既37个有效的太极拳技击招法,在动态中寻找对方的破绽,同时保持自己的平衡和稳定。要达到“以慢胜快”,首先要清楚每一招式的用法既技击方法,然后要在练拳时按用法向假设对手按招式对练,要达到纯熟准确,再后要在练拳时按用法的变化和假设对手的变化对练,随对方变化而变化,既要达到“于无人处若有人”重意不重型的境界”。再辅以太极推手,太极快拳的练习,必定能有所体会。   二、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太极拳不靠力气的强大,而要求采取虚虚实实的战略战术。对敌采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先处战地而待敌”,避实就虚,“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其不守,守其所不攻。“以静制动”具有头脑冷静,利于战术技巧的发挥;根基稳定,不使敌有可乘之机;观察对手攻击动作清楚,以逸待劳等优势。太极拳发人是取胜的必要手段,它的有效条件是打实,即双手搭在对方身体某一部位按实,才能发放。以静制动时,可化实为虚,使其落空,再击其劲尾。如对方在我前胸猛按,我用腕稍引,使其落空,再加力助之,对方将失重前仆。避实就虚,就是避开正面锋芒,从侧面进攻。因敌变化而变化。 太极拳有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所谓以静制动的静,绝非静等挨打,是在静中做好一切应敌准备。同《孙子兵法》中:“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当敌将动时,我则先走一步,置敌于被动。先控制“劲源”、打闷劲 ,使敌人不得发力。万一不能奏效,则随之乘势借力,化引对方,待敌失去重心,以“全力”发之,敌必不支。在推手时,有意让对方先发力,这样就有利于借力制人,若对方不先发力的话,就以静待动,诱之以利,引其先发,其目的在于意在人先,引进落空,后发制人。在对方向我进攻时,使我身体松柔而不受其劲力的作用,在对方接触我身发劲的一霎那,依靠自身的很小活动把攻来的劲消耗掉或转移出身外,避开对方发劲的锋芒,不可迎面相顶,不给对方发放的机会,即“避其锐气”;要打其薄弱环节,即截劲的腰;在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时及时准确发劲还击,即“击其惰归”。   当然,冷兵器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太极拳的技击用于战争将无大用,但它会像拳击、柔道等奥运项目一样,为和平、友谊奏出新的篇章。重要的是太极拳的动作均源于技击,如果不懂技击,就不能很好的掌握太极拳的劲力。着对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作用将会有所削弱。望所有太极拳爱好者明于此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8

帖子

4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16: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大力打小力,手慢让手快”》 人对某些道理愈是不好理解,就愈有神秘的崇拜,太极拳在体用方面的神秘感就是这类型的事例。王宗岳拳论所讲:“……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于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这段话就让那些习惯直观、表象看问题的人产生误解,好像若掌握了高水平的太极拳,就能弱可欺壮,慢可打快,无力打有力似的。 —、“四两拨千斤”是王宗岳对小力胜大力的形容,不是科学的计量数据。指的是技击方法,不是像有些解释把四两说成是强大的内劲,这是主观臆断。因为王宗岳还怕人不知道他说的是技法而加句“显非力胜”。 也有人说劲不是力,是内气,这活是苍白的,王芗斋先生把公认的内劲就叫力。“四两拨千斤”其实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击薄弱环节,陈鑫前辈说了句朴实活:“我则从旁击之,以我之顺力,击彼之横而无力……”,他干脆说出了“……顺力击……横而无力”的有力打无力。运动体在运动方向有力,而其他方向无力,在流体则还会形成侧压力。 大家不妨试试。如果一辆行进的自行车向你冲来,你让开正面,从侧面给他一巴掌,他会顺着你的力和运动方向力的合力方向跑左,如果你使的劲大,他可能倒下。古代大将能用手中兵器拨飞直射来的箭,不是用了大力,而是碰到飞来箭的侧面。许多拳术用臂的裹动(即陈式太极的顺逆缠丝),来破坏直来的拳掌,也是这种力学关系。 不笼统地看而去分析一组力的关系。就容易弄清楚些。太极拳的技击法之—就是这个力的关系,如对方用百斤力以拳直冲过来,他的力在拳头前进的拳峰或拳面上,其他方向是无力的,而且运动着的拳与臂还减轻了重力。另外,这百斤力的效果还必须是打到目标距离时才会有的。 这样:(1)如果在来臂上加力,不管什么方向,都是打到了无力之所在,打击效果由打击角度和自己功力来决定,截劲与采劲拖打即是这样体现的, (2)在来拳没到目标距离时的中途任何点上是体现不了百斤力的,如果在对方伸拳进攻的运动线上以已身还以弹抖拦截,用力适度,对方照样可以被弹出而后退的,也就是把来劲捂回去。 (3)太极拳之攻防劲是整劲,所谓“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全体整劲比—肢之劲当然大。练出充足的内劲是高目标,“如遇劲敌,内劲猝发……孰能当之”显见是要大力的,只是不要拙力,僵劲耳。 从许多论述中也可以找到大力打小力的例证。如强调攻击速度,力量和速度是互为因果的,像:“发之至骤”、“发劲如放箭”以及“练就金刚太极尊,浑身合下力千斤”等等,都要求有力才会有好的打击效果。 二、慢与快,也非本质的说法,笼统而表象观察就会觉着欢蹦乱跳是快,沉着松缓是慢,老午人是慢,青年人是快。 太极拳的练法,务求在意念引导下松开,否则产生不了棚劲(内劲),而快了就难松开,更无法“无微不至”,也就是说满场飞式的跳起空中旋体720度的练法是不适于太极拳的。这容易使人产生太极拳健身还可以,技击不行的错觉。事实上,太极拳又真的能打人,于是人们就对王宗岳所说“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又产生了误解。“快何能为”在这是说的并不是以慢打人。 太极拳的打击效果多产生于“防守反击”的战略战术思想,尤其是推手,人如果不“喂劲”,好效果很难出现,这劲喂得不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往出发一个躺九地下的人是很难有效果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已先动”等拳决,多是用于粘在一起的推手。 推手中的速度观是“动急急应,动缓缓随”,便宜占在利用彼劲上,所以必须“来宜听真”。 经过很多时间的训练,身肢反应是高度灵敏的,有了灵敏的感知和反应,会利用彼劲,还以正确的劲力,造成好的打击效果,这就是敌我之间的“懂劲”。许多力学讲究正是在这环节上出现的,曾有的先辈们用“分合力”、“杠杆力”、“轮轴力”、“摩擦力”等等解释太极拳的打法,可以帮助人去理解,但太不够,也很难概括更多。人是活的,双方是站在那里,双手相搭,形成力的关系是复杂而瞬息万变的。不管双方劲力关系如何,速度还是至关重要的。“力贵迅发,机贵神速,一迟则失败, 一迅则得势……”、“去贵神速”、“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飞…”、“起手如闪电……击敌如迅雷……”,推手十六目之十五为“疾”,是速而又速。 这些论述都是指自身的绝对速度,就是出手要快,进击要快,快了既不误事又劲力大,这本是生活中常见而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其实王宗岳所说的“快何能为”,是对耄耋之年常能御众现象的看法。耄耋之年而能御众,是诸多原因的综合,但其中绝不包括手迟脚慢,呆滞难动的状态,我们不应该向神秘的方面去想。太极拳师的快取决于松活弹抖和出击路线的简捷,常是“依着何处何处击。” 如果真的是能小力打大力,手慢打手快。那么,我们的训练目标就该是力小与慢手才对,岂不可笑! 通过对实践的分析,对经典拳论全面深入的研究,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可以把大力打小力,手快打手慢这合乎生活常理的道理还给广大练太极拳者,好让大家踏踏实实地练拳、练功,通过辛苦而正确的追求来达到获得太极功夫的目的。 (自2004.4《武魂》妥木斯/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主题

506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9
发表于 2006-10-10 2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是为了刚,慢是为了发,缓是为了养气,缓是为了听劲,柔是为了知劲,柔是为了懂劲.灵是为了协调,灵是为了凝神.凡此种种须在实战中体会.
怀柔太极拥有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12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130
发表于 2006-10-10 21: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练20年也顶不住一粒弹,多想想自身健康吧,能在街头偶发冲突中别破相就行了. 锻炼身体 保卫自己 你要打我 我就打你
忙时造拳,闲来上网. 腰似车轴气如轮,健康快乐太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9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040
发表于 2006-10-11 08: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空中客车一"的观点.
我认为同是陈式太极拳,应该没有门派,没有门槛,共同参与研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12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130
发表于 2006-10-11 11: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咱们共识 锻炼身体 保卫自己 你要打我 我就打你
忙时造拳,闲来上网. 腰似车轴气如轮,健康快乐太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4

帖子

13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28
发表于 2006-10-11 11: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容世界万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74

帖子

9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61
发表于 2006-10-11 16: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是不主动进攻他人的,太极拳的原理就是守中用中,调节阴阳平衡,练太极拳的人把自己的身体练成一个球,整体的转动,外力一接足就借四两力旋转着把对方996两力转出去。一个旋转的球是没法主动去攻击别人的。练太极拳必须先转变思维先“换脑”,不然根本无法明白太极拳的实质。 我再告诉你太极推手的基本技术 1,守中定 2,设圈套 3,听沾住劲 4,借4两力 5,调阴阳(平衡) 6,以腰跟为轴左旋右转(上下左右立体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7,牵动996辆力 8,对手重心被破坏不稳站不住倒 以上8项技术完全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和实践的基础上 9,还有不可告人的推手心法技巧
[此贴子已经被嗜拳如命于2006-10-11 16:58:42编辑过]
蜀江水碧蜀山青,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51

帖子

124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41
发表于 2006-11-1 19: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是为了刚,慢是为了发,缓是为了养气,缓是为了听劲,柔是为了知劲,柔是为了懂劲.灵是为了协调,灵是为了凝神.凡此种种须在实战中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