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我准备全部回来!” 在接受温县电视台采访中,主持人问了大师这样一个问题:过去这么多年来,您为家乡做了很多事情。今后您打算怎样做? 大师出言语惊四座:“我准备全部回来!” 一言既出,众人皆惊。连主持人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是啊,大师1990年开始在国外发展,将近二十年的打拼,如今名满天下,弟子遍全球,这些能说丢下就丢下吗?即便不说这些,单说生活条件,难道他真的能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而回到这还不够发达的地方来吗?这又是怎样一段心路历程? 看到大家吃惊的表情,大师只淡淡地加上了一句:“叶落归根嘛。” 在深入的访谈中,人们对大师的决定似乎有了一定的了解—— ——“父亲是我成功的目标” 生于1945年的陈小旺大师,虽成长于太极拳世家,小时侯却并不喜欢练拳。8岁那年父亲陈照旭的一件事却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次,父亲带他到别人家玩,一个爱开玩笑的亲戚,也是一位太极拳功夫很出名的人动手拿住了父亲的肩臂。这位亲戚又高又壮,可是瘦小的父亲一闪身,在场的人们还没看清怎么回事,那人已经头下脚上摔了出去。更让人吃惊的是,就在一眨眼间,父亲又一步上前顺势接住了那人。年幼的小旺大受震撼,从此知道了太极功夫的神奇,知道了长辈的绝技,立志要把这门神功传承下去。 少年陈小旺、青年陈小旺、中年、壮年……几十年过去了,在太极拳这条路上,他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走着,走出了辉煌,走出了成功,走出了壮美的人生。他说:我成功的目标就是我的父亲。那么,这个目标他达到了吗? ——“我在国外很节俭” 在国人心目中,外国的生活很美好,至少比现在国内的某些地区要好得多。按这个思路推测,小旺大师定居于澳大利亚,在世界各地有众多弟子,他的生活一定很不错。当主持人问到大师在国外的生活时,大师坦言:“我在国外很节俭”! 大师说:当年他家境贫寒,铺床的草垫子都烂得一个个的洞。后来实在不能用了,就换成了人家盖房子的预制板。当初出国教拳,还象在国内一样习惯的认为是义务的,人家给钱也不要。直到人家提醒他:你也要生活啊,也要吃住啊。这以后才有了赚钱的概念。但是传拳和赚钱相比较,传拳始终是第一位的,赚钱则是顺其自然的。 大师说,我在国外教拳,90%都住在学生家里,出门是坐火车,还动手帮学生烧饭。有时住到旅馆,学生问:老师这里档次低了点,你看行不行?我告诉他们:我不要那些排场,就是比这再小两倍也行。 大师回忆初出国门时的种种艰难,竟然是一语带过,谈笑中,他说,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感冒头疼等等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找厕所!轻轻一笑中,带过了多少辛酸和艰辛,表达出了多少豁达和恬淡。 ——“我愿为家乡竭尽全力” 在国外生活节俭的小旺大师,对于自己的家乡、家乡的父老始终是一片浓浓的深情。 他讲述了一件事:2003年,村里准备向村民集资搞一点建设,每人大约二、三十元。适逢当时他回家,知道这事后,当即表示,不要让大家集资拿钱了,这笔资金我拿吧。 主持人追问大师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说,家乡还不是太富裕,把我的节余拿出来,给大家奉献一点儿,我还有饭吃。能给家乡建设做点贡献我心安理得。 大师几次说到:我要为家乡的建设竭尽全力。确实,多年来他给家乡做了不少慈善事业,访谈中他没有讲,但是村里人却都记得。有人说,2004年春节,他给村里四十多位8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了300元钱,希望能把尊老的空气发扬起来。在学校办公室里还有一块牌匾,那是2005年温县县政府为感谢小旺大师对家乡的贡献赠送他的。2006年大师为焦作中小学编写了太极拳教材;2007年大师又在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中义务为运动员传拳。 这次回家,大师其实没在弟弟小星大师家里坐过一分钟,接受采访、和学员交流占了他全部时间。就连从郑州回温县的上午一个小时他也没放过,直接到温县体育局和县领导一起商议太极拳发展大计。 大师说:我在国外有56个教学点,有的点一年去一次,有的两年去一次。我准备合并起来,缩成5个或10个,这样我就能有时间在家了。——这就是大师准备全部回来的具体打算。但愿这个计划早日实现,那时就会有更多的拳友领受大师的教诲了。 |